六省共读一本书(第1期) | 《寂静的春天》(导读篇)
发布时间:May 1, 2022 | 作者:
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之际
山西省图书馆作为
中部六省公共图书馆联盟轮值馆
倡议 策划 推出
“六省共读一本书”活动
并组织晋图编辑播讲文稿
湘鄂赣皖晋豫
六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的馆员
共同上线播讲
《好好读书——名家给青年人的读书课》
推出了
覆盖3.6亿人口
持续36天的
云上读书会!
碎片化阅读时代
我们应该读什么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让读过的书
变成我们的财富?
四位斩获茅盾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文学大家:
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
为您解读
被他们翻阅无数次的
经典著作
导读:自然不只需要热爱,还需要敬畏 《寂静的春天》被称为是现代环保事业的开端,它与《瓦尔登湖》《沙乡年鉴》合称为“自然文学三部曲”。 在它出版之前,政府的公共政策里几乎没有出现过“环境”这样的词汇,也没有人关注到环境的变化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寂静的春天》的出版极大地改变了这样的情况,推动着人们对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
本书的作者蕾切尔·卡逊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32年在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动物学硕士学位,1951年出版了《我们周围的海洋》,连续68周荣登《纽约时报》最畅销书籍榜。1955年,她的第三部作品《海洋的边缘》被改编成纪录片,获得了奥斯卡奖。1962年正式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则是卡逊的代表作。
《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逊
1907年5月27日-1964年4月14日
“寂静的春天”这个书名,源于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春天不再有鸟鸣和虫吟,变得无比寂静?经过卡逊的思考和研究,她指出,正是农药的大规模使用杀死了报春的虫鸟,使无数的城镇失去了春天的声音。
这本书的开篇,作者为我们勾勒了一片极其美丽的乡村风光。
这是美国的一个小镇。四周是如棋盘一样整齐分布的农场,山坡上是成片的果树,春天的时候就是一片花的海洋。秋天,橡树、枫树和白桦树色彩斑斓,透过松林的绿色屏障,如火焰般跳跃着。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奇怪的力量悄悄地改变了这个小镇。鸡鸭和牛羊感染了神秘的疾病,死亡的阴影开始笼罩在每一个角落。人们开始患上医生从未见过的怪病,大人和孩子都毫无由来地死去。
从什么时候起,清新明媚的春光笼罩在雾霾和沙尘暴的阴影之中,变得一片寂静,死气沉沉?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已经离那种喧闹的春天越来越远。
屋檐下的水槽里,屋顶上的瓦板间,仍能看到一片片的白色颗粒状粉末,几个星期以前,这种粉末随着飞机的飞过,像雪花一样落在屋顶、草地、田野和溪流。这些被政府和专家宣称为对人和牲畜无害的杀虫剂最终让春天死在了小镇上。
在卡逊的调查中,这样的小镇比比皆是:从加利福尼亚的图利湖与南克拉玛斯湖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到伊利诺伊的谢尔顿市和易洛魁县;从密歇根州的东兰辛市到俄亥俄州的托莱多市,几乎整个国家都笼罩在杀虫剂无形的阴影下。
面对着充斥着未知化学品的世界,“人们甚至不认识自己创造的恶魔”。谁也不知道这个小镇是不是就是我们明天的寓言,谁也不知道想象中的悲剧什么时候会变成我们终将面对的严峻现实。
“谁会愿意活在一个仅让你只能算得上是活着的世界?”生活在后工业时代的人们所面对的正是这样一个世界。
这些环境问题,正是这一两个世纪以来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留给人们的恶果。然而直到今天,这些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也因此,《寂静的春天》直到现在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忍受的义务给予我们了解真相的权利。这不仅仅是对于生态环境与人们自身的健康而言的,更是针对当时整个政治体制的运作而言的。
卡逊在书中质问当时的政府:为什么有权力一方面使用纳税人的钱,而一方面将他们暴露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之中,同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当人类自称自己是自然的工程师,他们设计出来的蓝图却不符合自然本来的规律,于是他们觉得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改变那些运行了上万年的规律。自然界孕育了万千物种,人类却热衷将其简化,给它们粗暴地贴上标签:有益的、有害的、有用的、无用的。
当人类以主宰的身份将自己孤立于自然之外,对于其他的生命采取一种不屑与漠视的态度也就变得理所应当。当人类的活动以征服自然为目标时,屠杀也就不再受道德的谴责。不管是发生在动物世界还是人类自身,已经有足够的悲剧来警醒人们。
某种程度而言,科学史就是人类对自然的统治史,这种统治在卡逊生活的年代达到顶峰。《寂静的春天》无疑是对这种陈腐观念的一次挑战,卡逊开始质疑人类的绝对正确性与绝对中心地位。
“作为一名科学家与理想主义者,卡逊是孤独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这样评价她。在写《寂静的春天》时,卡逊因乳腺癌而接受着放射治疗,并忍受着难以言说的极大痛苦。书出版后,所有的指责与非议都朝向她,又带给她无形的压力。
两年后,卡逊心力交瘁,与世长辞。后续的研究证明,乳腺癌或许与接触有毒的化学品有关。卡逊以自己的生命为她的著作做了注脚,她也是在为自己的生命写作。
- 上一篇: 绘本推荐 ▏《松鼠的眼泪》
- 下一篇: 六省共读一本书(第2期) | 《寂静的春天》(解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