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元宵
发布时间:2020-04-07 08:03:00| 作者:
视频介绍
老汉元宵是流传于太原市南部地区的民间美食,是当地人民春节、元宵节必备的传统佳肴。主要分布区域为太原市小店区、晋源区一带。
元宵这种食物名称,起源于宋末元初,人们习惯在上元节之夜吃它,所以叫作元宵。天上圆月朗照,人间则聚食形如满月的元宵,“星云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表达了人们阖家欢乐的喜悦心情。
小店地处古晋阳腹地,是晋阳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区域,百姓“滚”元宵、吃元宵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老汉元宵继承了太原南部地区民间传统元宵制作技艺,也是中国北方元宵制作技艺的典型代表。
老汉元宵典型代表了北方元宵的制作工艺流程,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了设备的更新,保持了营养价值和口味的前提下,提高了元宵滚制的质量和效率。其价值体现在:一、历史价值:该项目典型地传承了北方传统手工技艺,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二、营养价值:老汉元宵从面到馅,营养价值丰富,芝麻养血,核桃仁补脑,青红丝开胃,玫瑰美容。三、文化价值:民间有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老汉元宵是当地最具影响力的民间小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近年来通过进一步改良,越来越受到太原市民的喜爱。
文化表现形式的动态过程:
老汉元宵主要原料是面和馅。面指江米(软大米),加工时,用水把米清洗三次后用传统水缸浸泡十余小时,捞出后,放在竹筐里,沥水风干,自然条件放置十余小时,后将泡制好的江米在石碾子上碾压,然后用细罗筛取细粉,如此反复,直至全部变成细粉。通过这种工艺碾制的元宵面未经过高温,分子结构未被破坏,营养保持良好,口感软糯。馅的制作,选取上好的白糖、冰糖、桃仁、花生米(需炒制)、桂花、玫瑰、青红丝、黑芝麻(需炒制)、白芝麻(需炒制)、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倒入熬制好的糖稀,搅拌均匀,倒入专用模具,凝固切大小均匀的小块备用。滚制元宵时,将糖块沾水蘸面,反复四到五次,直至成型。若有小的不合规格大小的元宵,进一步筛选,重复上述工序。
磨面
馅料
元宵滚制
老汉元宵是当地最具影响力的民间小吃,做工讲究,营养价值丰富,是春节元宵节期间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改革开放以来,项目传承人贾三成在前人配方、工艺的基础上,又做了小部分改进。比如驴拉石磨改为电动拉石磨,人工摇簸箩改为电动摇簸箩。进一步保证了食品的卫生,提高了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也有了极大的提升,使这一传统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元宵分装
成品
打包
售卖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