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详情页

晋商计算绝技“一掌金”


“一掌金”就是一种民间心算、速算的方法,是我国古代秦晋商人发明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古代人的衣服袖子肥大,计算时只见两手在袖中进行,故称“袖里吞金”。这种计算方法过去曾有一段歌谣流传:“袖里吞金妙如仙,灵指一动数目全。无价之宝学到手,不遇知音不与传”。一掌金是中国的商贾数学,秦晋商人一面走路一面算账,十个手指就是一把算盘,所以陕西、山西商人平时总将一双手笼在袖里,怕泄露了他们的商业秘密。过去人们为了谋生不会轻易将这种算法的秘笈外传,一种在秦晋大地上流传了至少400多年名叫“一掌金”的速算方式也将濒临失传。老南郊区商业、供销系统有几位资深员工擅长此法,曾在太原市商业、供销系统速算比赛中获奖。原太原市南郊区农业局退休干部闫中娃,在传承这一商算秘笈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这份资料就是他提供的。

一掌金和珠算一样,也是一门计算学。它把左手作为计算工具,手指作为档位,一个手指一位,一共五位。小指到拇指为低位到高位。手指分三个面:左侧、中间、右侧,三个面按上、中、下又分为九个部位,一个部位代表一个数码。左侧由下往上:1、2、3,靠掌心部位1,中间2,靠指甲部位3;中间从上到下:4、5、6,靠指甲部位4、中间5,靠掌心6;右侧由下往上:7、8、9,靠掌心7,中间8,靠指甲9。见下图:

运算时两手交叉,左手记数,右手指示。右手的拇指,指左手的拇指;右手的食指,指左手的食指;右手的中指,指左手的中指;右手的无名指,指左手的无名指;右手的小指,指左手的小指。那个档位需要显示数字,对应的手指就去指示。那个部位需要显示数字,就指到那个部位。食指这一档需要显示“1”,右手的食指就插到左手的拇指和食指中间的下方,需要“3”,食指就插到拇指和食指中间的上方,需要“5”,食指就指到食指中间,需要“7”,食指就插到食指和中指中间的下方,……。那里需要那里指。指到数出。

一、加法

手算和珠算不同,珠算相加时,加的是加数。手算相加时,指的却是和数。如:3+6,珠算只需在被加数“3”的档位上拨珠“6”,就能产生得数,手算却需心算后,根据3+6 = 9把右手的手指从左侧的上方,移到右侧的上方。运算时,对和数不超过九的数,如1+1、1+2、2+2、1+3……1+8、2+7、3+6,用直加法。即不变动前档,只移动本档。对和数超过十的数,如1+9、2+8、3+7、4+6 ……7+8、8+9、9+9,用加模减补法。+1改成+10-9,+2改成+10-8,+3改成+10-7,+4改成+10-6,+5改成+10-5,+6改成+10-4,+7改成+10-3,+8改成+10-2,+9改成+10-1。先在前一档加一,然后本档减去加数的补数。

如:358+476,先把被加数按上,右手的中指插到左手食指和中指中间的上方,无名指指到左手无名指的中间,小指放在左手小指右侧的中间。然后运算,百位相加3+4=7用直加法。把右手的中指,由左手食指和中指中间的上方,放到中指和无名指中间的下方。十位相加5+7,和数超过十,用加模减补法,百位+1,7+1=8,把中指由左手中指和无名指中间的下方,移到中指和无名指的中间,十位减“7”的补数5-3=2,把无名指由左手无名指的中间,移到中指和无名指的中间。个位相加8+6,和数超过十,+6改成+10—4,十位+1,2+1=3,把无名指由中指和无名指的中间,移到中指和无名指中间的上方,个位8-4=4,把小指由右侧的中间,移到中间的上方,结果为834。见下图:

二、减法

被减数大于减数数码的,如1-1、2-1、2-2、3-2、3-3……   9-9,用直减法。相减时不动前档数字,只减本档的数字。被减数小于减数数码的,如1-2、2-3、1-3、3-4  ……8-9,用减模加补法,即相减时先在前档内减一,然后在本档加上减数的补数

如:425-258,先把被减数按上,右手的中指指到左手中指的上部,右手的无名指插到左手中指和无名指的中间,小指指到左手小指的中间。运算时,先减百位,4-2=2,把中指由中间的上方,移到左侧的中间。再减十位,2-5,不够减用减模加补法,把-5变成-10+5,百位减一,2-1=1,把中指由左侧的中间,移至左侧的下方,十位加五,2+5=7,把无名指由左侧的中间,移至右侧的下方。最后减个位,5-8,不够减,-8变成-10+2,十位减一,7-1=6,把无名指由右侧的下方,移至中间的下方,个位加二,5+2=7,把小指从中间移至右侧的下方。结果为167。见下图:

三、乘法

乘法采用身加法,身减法,或加减算乘法。

如65×478,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数为五位数。被乘数按在万位。右手的拇指指在左手拇指中间的下方,食指指在中间。用尾乘法计算。5×478,心算折半法计算=(10×478)÷2 ,得数为239。被乘数的“5”去掉,本位加239。指示“5”的食指,由中间移到左侧的中间,中指指到左侧的上方,无名指指到右侧的上方。第二步6×478,先1×478,被乘数上减一,后一档加一个乘数。被乘数6-1=5,把拇指由中间的下方移到中间。后一档加478,千位2+4=6,把食指由左侧中间,移到中间的下方;百位3+7,用补数加法。+7改成+10-3。千位6+1=7,食指由中间的下方,移到右侧的下方;百位3-3=0,中指弯向掌心,十位9+8,和数过十,把+8,变成+10-2。百位0+1,中指指到左侧的下方,十位9-2=7,无名指由右侧的上方移到下方。后5×478,被乘数去“5”,本位加乘积239,拇指由中间,移到左侧的中间。千位7+3,和数过十,+3改为+10-7,万位2+1=3,拇指由左侧中间移到上方,千位7-7=0,把食指弯向掌心。百位1+9,和数过十,+9改成+10-1,。千位0+1=1,把食指指向左侧的下方,百位1-1=0,把中指弯向掌心。结果为31070,见下图:

四、除法

采用补数除法,它的口诀是:定商加除补,几商加几补,首位与商同,剩下为余数。

如31784÷548,先把被除数按上,拇指指到左侧的上方,食指指在左侧的下方,中指指在右侧的下方,无名指指在右侧的中间,小指指在中间的上方。然后运算,除数先除被除数的前四位。“3178”够五个除数,即含“5”,商按口诀“几商加几补”,被除数加五个补数。317+(10×452)÷2=317+226。加式的首位相加3+2=5,和与估商一致,“5”为得数,把拇指由左上方移至中间。第二位相加1+2=3,食指由左侧的下方移至上方。第二位相加,7+6和数超过十,把+6改成+10-4。第二位3+1=4,把食指由左侧的上方,移至中间的上方。第三位7-4=3,中指由右侧的下方,移至左侧的上方。第二步除数除余数。4384含商“8”,按“几商加几补”的算法,被除数加八个补数,算式是:4384+452×8=4384+452×10-452×2=4384+4520-904。先算加式,首位相加4+4=8,与估商同,8为得数,食指由中间的上方,移至右侧的中间,第二位3+5=8,中指由左侧的上方,移至右侧的中间。第三位8+2,和数够十,把+2改成+10-8。第二位8+1=9,中指由右侧的中间,移至右侧的上方。第三位8-8=0,无名指弯向掌心。第四位4+0=4,小指原位不动。后算减式,904-904=0,把中指和小指弯向掌心,得数为“58”,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