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游山西 读历史|太原小店篇之四——“红色西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发布时间:May 21, 2021 | 作者:小店区图书馆


畅游三晋大地,品读华夏历史,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奋进合力。为了积极响应山西省文旅厅关于开展“游山西、读历史”活动精神,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小店区图书馆特开设“游山西 读历史”之太原小店篇线上专栏,带领大家感受人文小店之魅力。


主讲人:

冀爱斌 小店区图书馆馆长

赵宏彬 北格镇西蒲村党支部书记


西蒲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唐代古村——西蒲村。该基地以“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员”为宗旨,以红色文化引领,绿色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为主导,依托重回抗日烽烟“钢铁走廊”红色渡口、西蒲秘印《论持久战》展览馆等场所,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传播西蒲四英雄的英勇事迹。

建党百年,初心之路!基地借助山西悠久历史,依托丰富的革命抗战历史和人物事迹,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联合全省各市党建现场教学点及爱国主义教学基地,面向省内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协会以及各社会组织、民主党派等对象,采用“ 现场教学、专题教学、激情教学、访谈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育模式于一体的培训方式,按照中央关于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的重要指示精神,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面向全体党员,重点开展学习教育实践。

重回抗日烽烟“钢铁走廊”---西浦红色渡口文化广场

沿汾河南下,在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西北部的5公里处,就来到了连接河西河东两岸的有名古渡口——西蒲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西蒲渡口上演了一幕幕英雄赞歌。

西蒲村汾河渡口是历史上的重要官方渡口,同时也浸润着古老文化的底蕴,秦时明月汉时关,唐代风华两宋风流,曾经喧腾的西蒲村汾河古渡口,夏天渡行船,冬天搭草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首词是金元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在此地作的《摸鱼儿·雁丘词》。

和平年代,渡口是客商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战争时期,这里曾被党中央誉为“钢铁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蒲村的渡口曾是过往汾河的交通要道,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包括渡口伏击战、巧技掩护八路军、西蒲四英雄等,展现出宏伟的革命历史画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浦儿女前赴后继,抗击日寇,迎来民族独立和解放。从保存的历史资料中,西蒲村挖掘出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里曾经涌现出很多感人的革命故事,为了唤醒人们对渡口的记忆,2019年,西蒲村修建起了新的渡口文化广场。

红色渡口文化广场见证了《论持久战》的传播,见证了四英雄的不屈史话,见证了历史的尘埃和它曾经的繁华。穿过历史的洪流,红色渡口文化广场将见证更多的中国共产党员的誓言铭刻在人民的心中。

忆往昔峥嵘岁月——党史长廊

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历届党代会专题报纸、党和国家领导人论党的建设专题报纸、党内制度法规和党章专题报纸、党建理论学习与研究专题报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专题报纸为载体,展示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建设成就。

返璞归真,大道至简。平凡中铸就辉煌,战火里跨越时代。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革命先烈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冲锋陷阵、抛洒热血。让红色精神铭记心中,代代相传。

划时代著作不朽的篇章——《论持久战》在山西展览馆

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者为寻求革命真理,抗击外来侵略,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史。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主席在延安发表了《论持久战》;

1938年冬传到山西清太徐抗日政府,在西蒲翻印《论持久战》,行动代号“铁蹄下的行动;

2021年西蒲修建山西第一座以《论持久战》为主题的专题展览馆,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以毛主席创作《论持久战》及《论持久战》的传播历程和历史地位及作用为主线,以《论持久战》在山西印刷为元素,讲述专题党课实事求是《论持久战》在山西战场的伟大实践。

滔滔水波铸丰碑——西蒲村村史长廊

“步入”红色教育基地,穿越时空隧道返回从前,去触摸历史的足迹,感悟先辈的崇高精神,沉淀那些不能忘却的记忆片段……

西蒲村两委注重挖掘村史文化,通过村中老人口述、邀请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等方式,收集整理相关文字、实物资料,在原西蒲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基础之上,打造了西蒲村史长廊,以“铭记历史、留住乡愁”为目标,围绕“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力量”主题,深挖红色资源,记录乡村的历史变迁,为广大党员群众打造新的精神家园。切实做到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入脑入心,有力推动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走深走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