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爱在日常,才不寻常!

发布时间:May 9, 2021 | 作者:小店区图书馆


祝天下所有母亲节日快乐!


古往今来,

母亲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都经久不衰,

母爱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从文字中,

我们看到母爱的伟大,

感受到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歌颂,

也传达出了对母亲的怀念

……

而每每读到这些文字时,

我们总会情不自禁,

感同身受,

因为我们都有一个这样的母亲。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在母亲面前,这些都不是奢望,也不是美好的愿望,是我们的日常。爱在日常,才不寻常。


《我的母亲》

老舍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工作、生活、情感、家庭,观念的差异,习惯的不同,个人的独立,导致太多决定都与母亲的想法不一致,但每一次的结局终会是自己的“胜利”,不是因为她错了,而是因为她只愿你万事顺遂。


《我与地坛》

史铁生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儿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我们常常把自己最糟糕的一面留给母亲,把所有的耐心和宽容都留给外人。自己的坏脾气、倔强和任性,全都被她所包容,但却无怨无悔。


《我的母亲丁玲》

“妈妈是一个非凡的人,却又是多么平凡的人。她的非凡在于她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在于她的光辉业绩,在于她的坚毅顽强的性格;她的平凡在于她也有缺陷,在一些事情上也脱不开凡俗”,这就是作者蒋祖林、李灵源对于母亲的评价。非常朴实的语言中透露着对母亲的敬爱,同时也毫不掩饰地表露出客观、公正的一面。



《中国母亲》

浙南山区的松元镇是一座谜团如云的怪镇。

连片的木屋、廊桥、古道强调着这里历史的久远与闭塞,还有纵横交错的地下暗道,不知成于什么时候也不知道作用何在,更不知道附近为什么会有凿于秦前的石窟与成于唐宋的雄关。

而几百年前的学圃堂、送子桥、接官亭至今不朽,同样令人诧异。

《中国母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有着众多问号的古镇。

镇郊的黄家有一个叫阿娟的女人,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先后将四个子女送出大山,走出闭塞,使之一个个都成为博士。

当四个博士回到故乡的时候,母亲已是一个耗干了的空壳,静静地躺进了野山的土里。



《我们的父亲母亲》

《我们的父亲母亲》是纪念性文集,是由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部分将领子女写成的一篇篇回忆父辈的散文。二野第四兵团参与解放云南,随后镇守云南边防,他们站在子女视角记述了父母亲戍边卫国、艰苦奋斗的历史。书稿文字简练优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父母亲的真挚怀念。



《母亲大人》

漫画书《母亲大人》改编自作家不良生的散文集《云上:与母亲的99件小事》,是暖心剧集《再见啦!母亲大人》同名漫画。2015年平安夜,母亲丁碧云在上海被诊断出肿瘤骨转移,丁小军辞掉工作,从上海回到老家,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完成梦想的生活。记录下80后记忆中温馨有趣的母子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