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云图荐读 | 阅读的力量(第二期):琴瑟筝鸣,唱响神州五千年

发布时间:Sep 9, 2022 | 作者:


琴瑟筝鸣

唱响神州五千年

阅读的力量(第二期)

古乐之美,彰显着时代与民族的精神气质。

从山林之响,到庙堂之声;从禅寺之音,到阡陌之歌……音乐的美,总是能够令人引发无限追想。

音声无形,重现其美则愈加艰难。如何自广博深远的历史、浩如烟海的文献、品类繁多的乐器、晦涩艰深的音律中追寻和还原古乐之美?让我们通过阅读《古乐之美》,揭开古老而神秘的民乐面纱。


《古乐之美》

荣获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

本书根据中国古代乐器按照不同制作材料制定的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将全书分为八卷,甄选六十种古乐器,从乐器形制、历史背景、制造工艺、文学艺术四个角度为读者讲述中国古乐器的源流发展及美学意义。

从音乐与文学、艺术与历史中解读涵盖在乐器中的天地人伦、五行节气,以及中国人独有的情感脉络和哲学思考。

钟鼓高悬,千秋万象,琴弦一拨,天地阔远,翻阅本书,重温绵延三千多年的华夏文明,领略余韵悠长的中国古乐之美。

传统意义上,中国民族乐器按照“八音”乐器分类法可分为八类:金、石、丝、竹、匏、土、革、木。据估计,现存超过一千多种中国民族乐器。一般被分为四类: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仅打击乐器就有上百种。

由于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多样性不断交融影响,形成了种类繁多,风格和表现形式各异的民乐格局:南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潮州弦丝;北有西安鼓乐、陕北唢呐、蒙古音乐等等。

△ 唐寅《仕女吹箫图

中国古乐器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也焕发着光彩。


如今,中国民族音乐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音乐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感动了无数观众,也使观众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