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科普 | 走进动物世界 解锁自然奥秘——AR野生动物科普知识展览
发布时间:May 25, 2022 | 作者:
AR野生动物展览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向大众普及野生动物的科普知识,唤起大家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野生动物的现状,促进全社会关注并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的行列中来,图书馆充分发挥科学文化主阵地作用,携手《书童AR互动科普》为读者开展科普展览活动,提升民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推动社科普及工作顺利开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R野生动物展览
“呵护自然 人人有责”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们特别策划了本展览,用自然教育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以往展览不同的是,此展览采用了AR技术,使平面展览能够立体展现在大众面前,让读者沉浸在三维情境动画之中,生灵活现地了解各类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与熊猫、雪豹、长颈鹿、大象、河马、狮子、丹顶鹤等合影,您心动了吗?那就马上观看展览吧!
展览详情
展览预览
展览抢先看
熊猫
大熊猫(英文名称:Giant panda),属于食肉目、熊科,是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八百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
雪豹
雪豹,拉丁学名 Uncia。原单独属于雪豹属,目前已经回到豹属。雪豹分布于中亚高原,我国青藏高原及帕米尔高原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全身灰白色,具黑色斑纹;尾粗大,具环纹。体长110~130厘米,尾长80~90厘米,体重约38~75千克。栖息于海拔2000~6000米的高山裸岩、高山草甸、高山灌丛和山地针叶林缘,为分布海拔最高的食肉动物。有固定洞穴,夜行性,多晨昏活动,独居。
长颈鹿
长颈鹿(学名:Giraffa):是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反刍偶蹄动物,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长着豹纹的骆驼” 。它们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站立时由头至脚可达6-8米,体重约700千克,刚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皮毛颜色花纹有斑点和网纹型,头的额部宽,吻部较尖,耳大竖立,头顶有1对骨质短角,角外包覆皮肤和茸毛;颈特别长(约2米),颈背有1行鬃毛;牙齿为原始的低冠齿,不能以草为主食,只能以树叶为主食;舌较长,可以用于取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