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畅读经典 欢度新年 | 古籍楹联展

发布时间:Jan 29, 2022 | 作者:


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年丰人寿家兴旺,物阜民康国富强。”,中国国家图书馆2022年“畅读经典 欢度新年”春节主题活动资源,精选《中麓山人拙对二卷续对一卷》《师竹庐联语》《灯社嬉春集》《精选对联备要》《对联大观》五本楹联古籍,借春意而寓于家福长寿,祈福五谷丰登、国富民安。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

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因此,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它具有可读性,又具可视性。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



 中麓山人拙对二卷续对一卷


始刊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的李开先(1502-1568)《中麓山人拙对·续对》(国家图书馆藏,索书号:04459),是一部成书较早的对类书籍。收录对语千联,附刻题跋众多,前有作者小序:


师竹庐联语


《师竹庐联语》一共六册十二卷,分别为师竹庐联话卷一·名胜、师竹庐联话卷二·园林、师竹庐联话卷三·祠庙上、师竹庐联话卷四·祠庙下、师竹庐联话卷五·学校、师竹庐联话卷六·廨宇、师竹庐联话卷七·庵院、师竹庐联话卷八·会馆、师竹庐联话卷九·佳话、师竹庐联话卷十·挽词、师竹庐联话卷十一·格言、师竹庐联话卷十二·杂缀。


灯社嬉春集


《灯社嬉春集》分为上下卷,每卷十三类,分别为五经类、四书类、唐诗类、词牌名类、古人名类、三字经类、西厢记类、蟲鳥类、藥名类、戏名类、聊齋志異篇名类、红楼梦人名类、杂存类。


精选对联备要


《精选对联备要》上卷一册,下卷一册,共两册。上卷包括春联、元宵、生意、当铺、书铺、钟表铺、刻字铺、藥铺、鞋铺、首饰、绸缎店、烟店等,下卷包括玉皇、地藏王、藥王、龍王、水神、火神、山神、河神、财神、风神、门神等。


对联大观


《对联大观》两册共六卷。对联,又称楹联、楹帖、门联、对子以及联语等。是汉字语言文学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古往今来,举不胜举的巧联妙对,无不体现中国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