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重阳活动|重阳节,来赛诗吧!!!

发布时间:Oct 14, 2021 | 作者: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诗会安排

  活动时间  

10月13日-11月15日

1.作品征集阶段(10月13日-10月31日)

活动参与者通过线上微信“云图朗诵”小程序,点击“孝满金秋·重阳诗会”活动模块直接参赛、录制作品、上传参赛作品。

参赛作品名称格式:姓名—地区(小店区图书馆)—组别(成人、中小学、学龄前),未按格式提交的作品不予评奖。

2.作品评选阶段(11月1日-11月7日)

线上作品征集及投票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23:59,主办单位将组织专家分别评出奖项,获奖名单将在小店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发布。

3.颁发奖品(11月中旬)

由小店区图书馆组织颁奖。


  活动流程  

读者通过扫描下列小程序码或者微信搜索“云图朗诵”小程序,点击“孝满金秋·重阳诗会”活动主题模块直接参赛、录制作品、填写参赛信息,上传参赛作品。

活动专区提供重阳相关古诗素材,提交作品时请务必填写真实姓名,并上传本人照片用于作品展示。小店区图书馆根据作品质量及点赞情况对参与者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将评选出6名获奖选手。


  活动规则  

1.所有参赛作品必须符合本次活动要求,一经参赛视为认同并遵守本次活动各项要求;

2.参与者可选自活动小程序素材库中的内容;

3.使用普通话,作品总时长在5分钟以内;

4.每位参赛选手限提交1个参赛作品;

5.小店区图书对此次参赛作品享有作品的使用权,拥有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展示、报道和宣传的权利;

6.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小店区图书馆所有。


  参与方式  

1.扫码小程序码,进入活动。

2.点击下方“参与活动”,从“推荐素材库”中选择素材进入到录制界面,或自选素材录制上传,自主上传内容须与重阳主题相关。

3.点击“添加配乐”,选择背景音乐,之后点击麦克风按钮进行录制。

4.点击“完成”按钮,选择“立即参赛”并提交参赛信息,或者选择“暂缓参赛”进入到我的朗诵列表,作品审核通过后正式进入参赛列表。


  活动奖品  

一等奖1名:国潮保温杯

二等奖2名:糖果色一拖三数据线

三等奖3名:时尚帆布袋

重阳习俗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据文献说,“登山祈福”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四: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源于登高“辞青”;其四是源于附会上一个荒谬传说“桓景登山避灾”。

  佩茱萸&赏菊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

茱萸雅号“辟邪翁”,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以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茱萸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自古以来,重阳节都有观赏菊花的风俗。在古时,重阳节又叫菊花节,人们认为菊花是长寿的象征,重阳节期间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菊花大会、菊花展,全城的人都会出动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成为一种风尚。菊花酒在古代更是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因此,重阳节才一直保留着饮菊花酒的习俗。九日所酿的菊花酒在古代被视为延年益寿的长命酒。菊花酒有清热解毒、明目祛风、平肝舒肺、益阴滋肾的药用价值。

宋人以菊花、茱萸泡酒,名茱萸为“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认为借此二物,可消“阳九之厄”。如今,山东地区仍有民间童谣言:“九月九,九重阳,菊花做酒满缸香”。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书单


  《重阳节溯源》

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大家会登高、赏菊、饮重阳酒、吃重阳糕。那么,重阳节的这些风俗从何而来?过去的人们怎么过节?一起了解一下吧~


  《重阳节传说》  

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形成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重阳习俗》  

《周易》把自然数的奇数一、三、五、七、九称之为“阳数”,偶数二、四、六、八称之为“阴数”。而“九”是自然数中最大的数,《周易》以为“九”是“阳之极数”。顾名思义,“重”就是重复、重叠,把“九月九日”称之为“重阳”。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为吉祥之日。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赏菊、佩茱萸、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流传至今,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举行敬老宴),感恩敬老。登高秋游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食帖》  

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既融合了众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除了登高外,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饮食习俗流传至今。 


  《重阳词话》  

古代的文学家们,对重阳节的描写很多。由于古人对秋天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古人认为秋天意味着万物将收藏起自己的精气神,准备过冬了,再加上万物凋零,所以中国文人往往悲秋,故有春女思秋士悲的传统。但对重阳节,各诗词大家们的感触又不一样,体现了自己鲜明的风格。

趁着重阳佳节,伴着秋风菊香,行走在诗词的山峰里,品味不一样的重阳。




逐梦前行的生命旅程中,别忘了一直默默在身后关怀、支持我们的长辈们。九九重阳,祝全天下的长辈们都幸福安康!